文化差异背景下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昆曲为例

作者

  • 朱洪斌 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昆曲;跨文化交际

摘要

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是宣介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中国戏曲跨文化交流传播存在一定困难,文章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追溯中外戏剧的起源,回顾总结中国戏曲的国外传播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中国戏剧经典样本的昆曲在新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中国戏曲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引起的文化冲突,以昆曲为载体,探讨、阐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途径,对于以戏曲为载体进行跨文化传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

亚里士多德,赫拉斯(2007)。诗学·诗艺。北京:九州出版社。

周国平(译)(2007)。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原作者:尼采)。北京:三联书店。(原著出版年:1986)

胡波莲(2010)。酒神祭祀仪式与西方戏剧起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128—138。

张庚,郭汉诚(1992)。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赫拉斯(2007)。诗学·诗艺。北京:九州出版社。

王晖(2008)。从文化差异解读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虚实性。四川戏剧,2,56—58。

张文慧(2013)。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来看中西方戏剧理论的不同。戏剧丛刊,4,17。

邓绍基(1998)。从中外戏剧文化差异引出的断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5,111—116。

吴戈(2006)。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周秦(2001)。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苏州大学学报,4,101—107。

李晓(2005)。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上海戏剧学院学报,1,30—42。

冷桂军(2002)。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市。

朱栋霖(2006)。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文学评论,6,96—101。

雷碧玮(2009)。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保存与发展。文艺研究,6,78—86。

王燕飞(2005)。《牡丹亭》的传播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

杨樨(2012)。《牡丹亭》的现代跨文化制作——以《牡丹亭》在美国的舞台二次创作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市。

何随贤(2011)。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度的把握——以《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得失为例。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16—19。

张馨允(2018)。昆曲与歌舞伎的美妙结合——试论坂东玉三郎在中日版《牡丹亭》中的表演艺术。戏剧之家,16,27—28。

郑培凯(2010)。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书城,3,34—44。

吴平平(2005)。新世纪昆曲传播新趋势。艺术百家,6,40—43。

##submission.downloads##

已出版

2022-06-30

栏目

Academic Articles